在政策方面,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從2011年起不斷出臺多項BIM推廣政策,并在2016年12月發布了自2017年7月1日起實施的《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統—標準》;除此以外在我國發達地區,如上海、北京與深圳等10余個省市也相繼出臺了BIM應用的工作實施方案,而針對造價行業,BIM作為行業“十三五”規劃的重要內容被提及。在項目招標投標過程中,如上海迪士尼、上海中心、北京中國尊等標志性建筑,明確要求采用BIM技術;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要求到2017年規模以上政府投資的工程項目全部要應用BIM技術。由此可見對于高大難以及公共建筑項目,BIM的使用已成為承接項目的重要門檻。對于亟待信息化、智能化全過程管理的造價咨詢行業而言,BIM提供了重要的載體。
自BIM興起之后,BIM從業人員也在迅速擴張,與BIM相關的企業數量也在逐年攀升。目前在咨詢市場上,存在造價咨詢公司轉型做BIM與新建的BIM咨詢企業兩種情況,他們在企業核心工作上有顯著的區別。
(1)造價咨詢公司轉型做BIM:造價咨詢企業以傳統的造價工作為依托,憑借在本地市場具有的造價優勢,依靠廣聯達、魯班等國產造價BIM建模和相關BIM應用軟件,開始拓展為甲方服務的工作范圍。該轉型模式對于已占領市場的造價咨詢企業而言,推行BIM具有一定的優勢。點擊免費下載海量工程資料
(2)以BIM咨詢創業起家:BIM咨詢企業在近兩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建筑市場,這些企業大部分借助Autodesk Revit、Navisworks、Catia等系列國外三維軟件以及自主研發的建模算量插件、管理平臺等,從而主要為業主提供方案設計與優化、管線綜合等施工管理的服務。所以對于此類企業而言,偏重于為服務對象提供較為全面的項目管理。
2
不同工作模式產生的原因分析
(1)對成本控制認知的差異。在造價咨詢行業的造價人員會說Revit算不了鋼筋,出不了鋼筋實際用量,那就算不了鋼筋費用,而且不能自動匯總土建工程量,要用來做什么,從而拒絕使用某些BIM軟件,此類做法只會限制自身的發展。
對于成本管控,大部分造價人員首先想到的是概、預、結算與對量等方面控制,這是根據方案設計、施工圖紙、現場實際變更簽證等工作的一種使用成本的計量、統計、復核等工作,并不能從項目的源頭上去控制住成本,而這些工作依靠廣聯達、魯班等造價軟件可基本完成。但其實成本的管控是貫穿于項目的設計、招標投標、施工等各階段,如設計階段圖紙問題的減少,招標投標階段清單定額不缺項漏項,施工階段工期嚴格把控、避免質量的返工與變更等。因而不能僅看到Revit的單項應用在現階段不能實現,就否定其能在造價管理上可實現的價值。所以對于市場的各類BIM軟件,應該多對比之間的差異性,選擇適合項目咨詢需求的軟件,尋求最佳的軟件應用流程。點擊免費下載海量工程資料
(2)工作模式、應用軟件與應用點的差異。大部分造價咨詢單位的主要工作是協助管控成本,習慣了用廣聯達或魯班進行建模出量、組價、詢價的工作流程,具有一定的人員與市場基礎,再去學習國產BIM應用軟件難度低,所以造價咨詢單位會首先選擇依托廣聯達、魯班等造價軟件廠商的BIM產品體系去做BIM,這樣有利于平穩推進企業內部的BIM應用工作。劣勢是需要依靠軟件廠商來架構管理模式,缺乏自主研發和功能定制的能力。
BIM咨詢單位主要依靠國外軟件進行管綜、內裝、施工模擬、定制研發等工作,可根據企業的需求來定制專門的平臺,在軟件方面相比較而言,國外軟件在操控性、三維顯示效果及對異形建筑的創建方面都優于國產軟件,很多國內的軟件廠商都研發了與Revit等用于設計階段的軟件數據接口,以及Revit算量插件等,但缺點是其對于本地化還有一定的水土不服,沒有大范圍統一的內置定額計算規則。